微信号
Wang13795530723
老刀注:晚熟柑橘成熟前,在地面覆盖反光膜,可控水,反射光照,对增进果实糖度,改善果实色泽有利。
一、覆膜控水增品质
晚熟柑橘成熟前,在地面覆盖反光膜,可控水,反射光照,对增进果实糖度,改善果实色泽有利。覆膜的晚熟柑橘园宜选光照良好、不积水、略带黏性的壤土园。平地园要挖沟做畦,使排水沟畅通,不积水后再覆盖。覆膜时间:通常在果实成熟前1个月,果实开始转色,下雨以前进行为适。
覆膜前要加强管理:厢面整理成起垄栽培的模式,以利覆膜 *** 作和控水;若有干旱出现柑橘叶片卷曲时,覆膜前应灌少量水。对树体枝梢披垂的宜采用立柱和提拉 *** 将果枝吊起,以改善光和提高果实品质。更好整平土壤,以免突出的土壤刺破盖膜,如不翻耕平整,地膜与地膜间用包装胶带粘合,树干处的地膜要扎紧粘住,以防雨水渗入而降低覆膜效果。对粗皮大果宜作疏除。
覆膜后要勤检查,发现膜破及时补合。采收时间,一般较不覆膜的晚熟柑橘晚40~60天为宜。果实采后及时回收可继续用的地膜,不能再用的作无害化处理,及时灌水,恢复树势为次年继续丰产打下基础。
二、完熟和迟采栽培
完熟栽培是使果实充分成熟,达到更佳品质的栽培。延迟采收是通过特定的设施条件,使果实成熟后仍挂在树上,作留树保鲜(也叫留树贮藏),以达高品质、高效益的目的。常采取微膜覆盖、大棚覆盖等 *** 。在晚熟柑橘无冻害产区可进行。
具体 *** :在果实转色前喷施1%~2%的钙制剂以增进果实果皮结构和增加色泽、提高品质,减少浮皮,转色时喷施浓度5~1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和浓度20~30毫克/千克的2,4-D,可降低果实浮皮和落果,赤霉素还可延缓果实着色。树体覆膜常在地面覆膜同时进行,将白色微膜按树冠大小做成口袋状,在霜冻来临前,将口袋套在树上,且在口袋南面留出通气孔,以利通风换气。
三、绿色防控病虫害
为提高晚熟柑橘品质和安全,防治病虫害采取: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的绿色综合防控措施。
1.农业防控
一是抓好冬季清园,清除树上的枯枝、病虫枝、地衣、苔藓和地面的枯枝、落叶,以及中耕松土,减少病虫源。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和抗病虫害能力。二是通过整形修剪培养稳定的开心形树形,使树体通风透光良好。三是夏季用修剪或抹除夏梢,减少夏梢的零星生长,促发整齐的秋梢,对抑制、减少溃疡病、炭疽病、潜叶虫、蚜虫效果显著。
2.物理防控
一是灯光诱杀。在晚熟柑橘园中安装用电力或太阳能作能源的频振式杀虫灯,每2公顷安装1盏,位置高出树冠1米左右,可较好诱杀金龟子、叶甲、粉虱、蛾类、蝶类、叶蝉等。二是黄板诱杀。在晚熟柑橘园高出树冠0.5米左右悬挂,每亩挂20~25张可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三是糖醋诱杀。常用敌百虫800~1000倍液加3%的红糖液加1%的食醋配成糖醋液,在大实蝇成虫出土 *** 产卵前和吸果夜蛾成虫发生期,对果园中1/3的树喷布,隔7~10天1次,连续3~4次,防效明显。四是人工捕杀。可捕杀天牛、叶甲、金龟成虫,凤蝶幼虫等。五是果实套袋。既防病虫危害,又减少农药污染、果实的枝叶摩伤痕,改善外观。
3.生物防控
一是果园生草栽培。创造适宜天敌生存的良好环境,保护捕食螨、草蛉和寄生蜂等,以控制害虫。二是果园释放害虫天敌,如捕食螨的钝绥螨,防治红蜘蛛。三是用阿维菌素、烟碱、印楝素等生物源农药防治。
4.化学防控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加强病虫预测预报,抓住关键时期用药;减少喷药次数,保护天敌;生草栽培的果园,采用刈割的 *** 代替喷除草剂;冬季清园喷药减少越冬病虫基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交替使用,以减缓病虫抗药性和提高防效;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用国家已停止使用的农药。
四、适时采收和销售
晚熟柑橘按品种不同,一般在1月底至4月初采收。有的也可在4月底前后采收。4月底前后采收的晚熟柑橘,因此时气温已25~30℃,采后待销的要存放在低温库。低温库温度控在7℃左右,湿度控制在90%~95%。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 *** 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柑橘通
微信号
Wang13795530723
标签: #柑橘红蜘蛛生物防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