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见粑粑柑可以保存多久(春见粑粑柑是不是丑橘)

admin170
󦘖

微信号

WWW2450711172

添加微信

  儿子要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翻开我家的户口本,才发现在儿子那一页的出生地那一栏里,填写的是“三道坝镇十二户西村”,白底黑字,非常醒目。我猛地一下子没有弄明白, *** 的户籍 *** 是依据什么填写的。

  当时我大学毕业分配在原米泉县城工作,家在南疆 *** 尔,妻大学毕业后在首府 *** 市任教。后来仔细一想,是的,从表面看,十二户西村不关我们什么事,更不关儿子什么事。其实不然,我的岳父母一家从甘肃来疆,就一直住在这个村子里,劳作生息。我和妻子在这村子见了之一面,也是从这个村的岳父家,我用两辆漏风进土的“拉达”和朋友找的一辆普桑,简简单单地娶走了妻。后来儿子出生后,也是在这个村子生活了两年多,是岳母一把屎一把尿把他带大的,直到该上幼儿园了,我们才把他接到原米泉县城,可以说儿子是喝十二户西村的水长大的。从这些方方面面看来,儿子的户口出生地上写有“十二户西村”这几个字,天经地义,这也从中可以看出我和家人与十二户西村,那永远剪不断的亲情联系。

  十二户西村是原米泉市三道坝镇十几个村子中的离县城较近的一个村子。这个看似普通的村子,名气却不小,主要是这里的水土条件好,生产的农作物有特色,品质好。如春节过后不久,大棚里的毛芹菜,就是拌拉条子的上好食材;初夏的梨瓜子、黄蛋子,香气扑鼻,酥脆甘甜,一口下去,从舌尖蜜到了肠胃;还有盛夏的青食玉米、花皮西瓜等等,远近闻名,畅销 *** 各大市场,上门来拉运的车络绎不绝,连交警都下乡来维持交通秩序了,可见其销路和市场有多好。因此这个村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自我感觉都挺好的,在向外人介绍自己时,都会大声说“我是西村的”,连“十二户”三个字都干脆省略了,说话时头抬得很高。

  因为工作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曾多次到这个村来采访,主要是采访特色农业大棚蔬菜种植这一块。当时这里还住着好几位刚从塔里木农垦大学、八一农学院、昌吉农校等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这里搞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远远望去,一座座大棚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整个村庄好像被大棚托起,村庄就坐落在一座座大棚之上。借助农业科技的力量,这也是西村农业走在前列的关键所在,科学种田,越种越甜,西村人真是尝到了科技的甜头。大伙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一来二去,很快就熟络起来,那时都还是单身,免不了有热心人帮忙张罗着介绍对象。这样我就认识了从这个村子走出,即将从昌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妻子。

  大概是1987年的“五一”,那时我和妻已相识相爱,我之一次上门拜见岳父岳母。这个村子我虽已往来多次了,但拜见岳父还是之一次,所以这次到这个村来,好像与往日不同,给人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当时我是和来米泉玩的大表弟一起骑自行车去的,是以妻的同学、朋友身份去的,不是以准女婿的身份去的,不过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就差捅破那层窗户纸了,心跳不免要加快许多。

  到十二户西村,我和表弟骑自行车也就半个多

  高华

  小时就到了,过了铁路就能看到岳父家的房子了,房子是新盖不久的,坐落在村子的最南面,屋子坐北朝南,阳光能一丝不落地照亮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房前屋后的树还都很矮小,几棵葡萄树刚吐出新叶,一看就是新种的,新住的房子还没来得及扎院墙,好像多年后岳父一家从这里搬走,都没有院墙。没有院墙,屋子虽然少了一层保护,但生活在这个屋子里的人视野会更开阔,更有了一种要走出这里、走向更广阔世界的信心和决心。少了院墙的阻挡,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春风会更一览无余地照耀着、抚育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当然更包括生活在这里的大大小小的一家人。

春见粑粑柑可以保存多久(春见粑粑柑是不是丑橘)

  屋后不远是一条从春流到秋的小水渠,渠水清澈冰凉,那是从机井里抽出来的水,用这样纯净的水浇灌出来的农作物才是真正的无公害。岳父正和刚考上高中的儿子忙乎着打家门口的水泥地坪,父子俩一手拿着瓦刀,一手提着水泥桶,见我俩来,匆忙结束本来快要干完的活,直起腰来,洗手为我们准备午饭。砖木结构的房子,家什也极其简单,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并没有我过去脑海中甘肃农村人的丁点印象。

  那时,岳父也就四十多岁,正值壮年,个子不高,身体壮实,小分头,当时正在乡兽医站当兽医,他虽从小生活在农村,又在农村工作,但与当地的农民相比,身上还是有不少的书卷气。岳父祖籍甘肃陇南,是家里的老小,从小聪颖好学,读过几年书,后来一直自学,包括会计、兽医等,大部头的《本草纲目》他都啃过,不停地打造自己谋生的技能和本领。1970年代末,岳父拖家带口,辗转周折,通过亲戚介绍才定居到了十二户西村。

  见有客人来,岳母从房前的菜地里现割了把绿绿的韭菜,又从屋后的园子里揪了几根大葱。那时正值春天,其他蔬菜的苗子才刚种下,时令蔬菜就是韭菜和大葱。韭菜炒鸡蛋,大葱木耳炒肉,岳父岳母一家用简单但又实惠的饭菜招待了我们。从那时起,我和这个过去从未有关系的村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就从那时起,十二户西村大力发展蔬菜大棚,春提早,秋延晚,西村的黄瓜、毛芹菜、梨瓜子等等在 *** 等周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岳母家房前屋后的菜园子,虽然不大,但啥都绿油油的,果实累累。我们每次回城,岳母都给我们采摘了大包小包的,挤公交车都挤不上去,上楼提到家都气喘吁吁的。

  岳父岳母对我和妻的恋爱婚姻,没有发表过多的意见和建议。只是我那时在米泉,妻在 *** 市里上班,两人相距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岳母担心其中一个人来回跑,影响正常的生活,岳父毕竟走南闯北见识广看得开些,那不算什么事,其中一人调动一下不就行了。岳父一锤定音,他老人家的一句话,就这样我俩的终身大事就定了。从此我也就成了十二户西村的女婿,对于一人在外打拼的我来说,在十二户西村我也有了一个家。

春见粑粑柑可以保存多久(春见粑粑柑是不是丑橘)

  岳父虽然在镇上工作,但当时还是农村户口,除了妻的户口迁出之外,全家还有六口人在村上有地,和村上的大部分村民一样主要种植水稻。每年的春天是农村最忙碌的季节,一是育秧,二是插秧,时间紧,劳动强度大。岳父白天到镇上上班,下

  班回来和岳母一起干。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都还在上学,岳父母害怕影响他们的学习,很少让他们帮把手,宁肯让自己累些苦些。

  不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弟弟妹妹只要周六一放假回到家,书包一放,就帮大人搭把手,个个都是农活的好把式。妻这方面稍差些,中午做饭的活,一般由她来承担。我虽然在农场长大,也干过一些农活,但对育秧插秧还是很陌生的。南疆无霜期长,种水稻是不用育秧的,从没干过这活。岳父岳母家的稻田要插秧,这在一年的农事中可是大事,我这个准女婿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嘛。

  星期六一下班,我就赶到了岳父家。星期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一大家子人就来到地头开始干活了,挖秧的挖秧,运秧的运秧,插秧的插秧。刚开春,又是井水灌溉,水冰冷得刺骨。岳母给我分了技术含量更低、劳动量也最小的活运秧苗。米泉稻田的田埂,不像团场的又直又宽,而是随地势,高高低低,崎岖不平,类似羊肠小道,窄窄的,只能容下一个人的一只脚,两个人都很难错过。我个子高身体单,挑着秧苗,走在田埂上像走高跷样的东摇西晃,现在想想那样子都好笑。

春见粑粑柑可以保存多久(春见粑粑柑是不是丑橘)

  经过几天的紧张劳作,插秧总算结束了。秧一插完,稻农算是可以先松口气,暂时休整一下。岳母翻了一下日历说,5月29日是星期六,农历也是双号,给你们把事情办了吧。我家离得远,什么忙也帮不上,我才刚工作,一穷二白,岳父岳母主动做主提出来给办婚事,我是求之不得。岳父岳母一家很是开明,他们不仅没要一分钱的彩礼,反而用当时更流行的巴拿马布料,给我做了一套结婚那天穿的衣服。岳父知道我没有钱待客,让我把帮我来娶亲的同学、朋友都请到西村来吃席,他说一桌也是做,两桌也是做,多做上一桌不就行了。岳父岳母的通情达理,对我的关心关爱,让当时捉襟见肘的我非常感动,也让我终身难忘。

  一年以后儿子出生了,父母家离得远,我就请岳父大人为刚出生的儿子起个名字,岳父稍想了一下,拿起笔,在纸上先起了小名:磊磊。意思很明确,希望以后壮壮实实。紧接着又拿起笔,写下了孩子的大名:贵生。我说其中一个字,和我的小名重了。岳父又急忙划掉,写下了“文元”两个大字。从此,这个小名叫“磊磊”的小生命,也开始了在十二户西村的人之初的全新生活,在那里一住就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

  十二户西村不仅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岳父一家淳朴的家风也赋予了儿子朴实坚韧的性格,岳父岳母的勤劳和善良让儿子学会了坚守和体恤,西村的水土风雨塑造了儿子高大阳光的体格。在儿子的身上明显地烙下了西村的许多密码,无论他走到天南地北,都将伴随着他。

春见粑粑柑可以保存多久(春见粑粑柑是不是丑橘)

  十二户西村是儿子的出生地,也是我的家。

󦘖

微信号

WWW2450711172

添加微信

标签: #春见粑粑柑可以保存多久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

微信咨询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

微信咨询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