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Wang13795530723
柑橘幼果作用与功效图片,苯甲肟菌酯对幼果膨大有影响吗?
苯甲肟菌酯对幼果膨大有影响。
花生要高产,膨果很关键,在花生膨果期,喷施杀菌剂(苯甲.肟菌酯)+100g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叶面肥+糖醇钙+0.01%的芸苔素内酯10ml 。
使用杀菌剂的目的是,防治叶部病害,避免叶片早衰,从而保证光合作用的高效稳定进行,为膨果提供更多能量。
苯甲肟菌酯能治灰霉病。
灰霉病是灰葡萄孢属引起的病害,属于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嘧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羧酸酯类,属于广谱性杀菌剂,有作用。你也可以用嘧霉胺、或者二甲酰亚胺类的药剂防治如:乙烯菌核利等。
苯甲肟菌酯低毒 ,为高科技复配的杀菌剂,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高效、广谱且低毒环保,是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更佳选择。
怎样防治疮痂病才可以让柑橘健康生长?
柑橘疮痂病(原叫柑橘痂圆孢菌)是柑桔重要真菌性病害之一。
柑橘疮痂病症:
主要为害新梢,幼果,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严重时会导致畸形,落果。
柑橘疮痂病的病征:
1、嫩叶梢。初期嫩梢叶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变为蜡黄色,后病斑木质化而凸起,多向叶背面突出而叶面凹陷,叶背面部位突起呈圆锥形的疮痂,似牛角或漏斗状,表面粗糙。新梢叶片受害严重的早期脱落。天气潮湿时病斑顶部有一层灰色霉状物。有时很多病斑 *** 在一起,使叶片畸形扭曲。新梢受害症状与叶片基本相同,但突出部位不如叶片明显,枝梢变短而小、扭曲。
2、花瓣。花瓣受害很快脱落。
3、幼果。在谢花后不久即可发病,受害的幼果,初生褐色小斑,后扩大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的瘤状突起。严重受害的幼果,病斑密布,引起早期落果。受害较轻的幼果,多数发育不良,表面粗糙,果小、味酸、皮厚,或成为畸形果。
柑橘疮痂的发病规律:
疮痂病菌以菌丝体在患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当气温回升到15℃以上,并为阴雨高湿的天气时,老病斑上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并借助水滴和风力传播到幼嫩组织上,萌发后侵入。潜育期10天左右。新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柑橘易发生疮痂病的品种:
不同柑橘类型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很大,一般宽皮柑橘和柠檬类比较容易感病,杂柑和柚类次之,甜橙类则很抗病。在我国栽培的柑橘品种中,最易感病的有温州蜜柑、早橘、本地早、南丰蜜橘、福橘、衢橘、乳橘、柠檬、柠檬及天草等;其次是椪柑、蕉柑、枸头橙、小红橙等;比较抗病的有柚类、梗橘和大多数杂柑类品种;甜橙类品种在我国表现高度抗病。
柑橘疮痂病的防治 *** :
1、生物防治。重点喷药时期:之一次掌握在春芽萌动、芽长1-2mm(一般不超过1cm的长度)时,以保护春梢;第二次喷药掌握在花落2/3时,以保护幼果。在重点时期使用微生物菌400-600倍液进行喷雾。
温馨提示:
病害高发期及往年病害严重园区,建议用芸苔素内脂复配内吸性强的化学药剂如吡唑醚菌酯、或苯醚甲环唑+高磷高钾喷雾同时防控炭疽病。
2、化学防治。因各地、各年度物候期有差异,病虫发生种类及时间不同,应适当灵活掌握运用。以防治幼果疮痂病为重点,于花谢2/3时喷药,发病条件特别有利时可在半个月后再喷一次。春芽期(芽长2毫米)更好根据预来决定是否用药。有效的药剂品种有:波尔多液( *** 铜0.5~1千克,石灰0.5~1千克,水100千克)、5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50%多霉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7%可杀得2000型8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80%山德生(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二元酸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20%龙克菌(杀菌铜)胶悬剂500倍液、12%绿菌灵乳油500倍液等。第二次用药与之一次不要相同,以上药物可以轮换使用。
3、加强田间管理。冬季采摘工作结束后,要对果园进行清园打理。剪除病虫病害枝,集中制烧毁。及时补充营养肥增强果树免疫力。果树采果后要及时补充叶面肥(可以用吡唑醚菌酯+芸苔素内脂+磷酸二氢钾喷雾,15天后再一次;及时下冬肥,恢复树势,增施微生物有机菌肥可以有效预防虫害,量入为出的原则施够施好复合肥及微量元素肥。柑橘品种不一样,施肥方案不一样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的口号是: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免疫。
提高柑橘产业质量,欢迎关注交流,关注三农,关注健康!
炭疽病在柑橘上的主要症状?
柑橘的炭疽病是柑橘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它具有危害广和危害时间长的特点,可引起落叶、落果,枝梢枯死,果实大量腐烂,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可常年危害柑橘,那么柑橘的炭疽病是什么症状?如何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柑橘炭疽病症状表现
柑橘炭疽病主要会发生在叶子、树梢、花朵、果实等地方发病,而且每个地方发病的状态是不同的。
1、叶子发病的状态:已经感染柑橘炭疽病的叶片,一般情况下在叶子的边缘部分或者是叶尖部分出现一些病斑,这些病斑大多数是圆形或者是不规则形状的,呈现的颜色大多是浅灰褐色。如果病害加重,病斑的颜色就会变成褐色,叶子也会随时面临脱落的情况。
2、树梢发病的状态:在发病初期主要危害的还是叶柄基部的腋芽,颜色大多数都会是浅褐色,形状大概是椭圆形。随着病害的加重,颜色会变成灰白色。如果病害围绕树梢一周的时候,树梢就会自动的掉落。
3、花朵发病的状态:如果花蕊的柱头被侵害后,花朵就会出现褐色的腐烂,然后花朵就会自然的掉落。
4、果实发病的状态:一般在果实处于幼果的时候容易发病,最开始的时候,果实表面会出现许多暗绿色不规则的病斑。随着病斑的扩大,整个柑橘都会被 *** 掉,最后导致出现僵果的状态。
二、柑橘炭疽病发病原因
柑橘炭疽病菌具有弱寄生性和潜伏侵染特性,只有在树势下降或者衰退时才能表现病症。
1、冬季冻害较重及早春气温低、阴雨多的年份发病较重,遇到高温多雨的夏初和暴雨后发病更甚。
2、栽培管理不善、生长衰弱的柑橘树发病严重。
3、果实过熟、有伤口及受日灼的果实容易感病,遭受其他病虫为害重的果园发病较重。
三、柑橘炭疽病发生规律
柑橘炭疽病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其中有两个高峰期。第1个发病高峰期是在7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此期正是柑橘幼果期和夏秋梢抽发期;第2个发病高峰期是晚秋梢抽发和果实接近成熟期,容易引起果梗染病。
近期台风过后天气转晴,反常的气候条件,炭疽病易爆发。如果冬春植株受冻或受旱;或柑橘园受涝;或园土黏重、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或偏施过施氮肥;或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皆易降低植株抗逆性,染病的可能性会更高,要提前进行预防。
四、柑橘炭疽病防治 ***
1、要及时的剪除病叶、病枝、病果,这样可以减少初期感染源。
2、合理的修剪柑橘的树枝,也要改善柑橘树光照的条件,尽量避免病害的传播。
3、加强肥水管理,在施肥的时候,可以施加一些有机肥,增加果树的树势。
4、可以适量的购买一些防治柑橘炭疽病的药物,做好预防的工作。
5、适时喷药防治:
①春季:在大部分春梢不超过1~3粒水稻米长时,喷药防治柑橘疮痂病兼治炭疽病;在花谢三分之二时喷第二次药;谢完花后幼果期喷第三次药,喷雾时所有嫩梢、嫩叶、花、幼果的正背面都要均匀喷到。
②夏、秋季:炭疽病发生严重的果园在7~9月份每隔半个月喷1次,特别是大风大雨过3天内喷药防效好。春、夏、秋季防治柑橘炭疽病的杀菌剂以粉剂为主(增加附着力),可选用:长功、多功、伯爵(有机铜,不会诱发急性炭疽病)、蕉露、真信、柳惠胜露宝。
③成熟期防采前落果:采收前20-30天喷药1~2次。防治炭疽病以水剂杀菌剂为主,可选用:钜鼎、柳惠果威、千露
2018年柑橘落果比较多?
今年柑橘落果多是什么情况?通常柑橘落果有多种原因的。一般主要是花器发育不正常或受精发育不良,土壤有机质不足,营养不良、氮肥偏多,夏梢大量抽生、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恶劣天气影响或树体本身生长激素失调等影响引起落果。
柑橘萌芽春梢生长及开花和幼果早期发育所需要养分主要靠树体上年储藏养分,而年储藏养分的多少通常是相对固定的,同时施肥不科学,天气加管理等也会有所影响养分储藏积累。当柑橘萌芽展叶后春梢生长过旺,储藏养分消耗过多,,开花结果得到养分就会减少,若再结果过多,回导致幼果得不到需要的足够养分引起大量落果。柑橘幼果期中生长素,赤霉素不足时,果柄就好产生离层而引起大量落果,一般赤霉素含量越高落果越少。同时幼果期经常出现日均温25℃以上,日更高气温30℃以上异常天气,或长期低温寡照阴雨天气多时,也会导致发生异常落果。同时管理不当,蚧壳虫,蓟马,炭疽病等病虫害影响造成树势衰弱也会引起大量落果。
花蕾期及时喷施多效唑加美州星海藻酸叶面肥控制春梢生长。谢花10天后及时喷施赤霉素,异常天气出现前喷施多效唑,或萘乙酸等加磷酸二氢钾加美州星控制春梢夏梢生长,增强抗逆性抗病性,同时避免积水,适时浇水,保持水肥供应均衡,防治好病虫害,可以明显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效益。
柑桔花蕾期用多效唑有什么好处?
在笔者看来,柑橘花蕾期打多效唑并没有什么好处,题主这么问着实是有点想当然了!这里简要分析一下:
多效唑的主要作用众所周知,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其作用机理在于抑制赤霉素合成前体的形成与提高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
当赤霉素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水平较高时,营养生长旺盛。
所以外源增施多效唑通常是为了缓解营养生长与 *** 生长的矛盾,如压梢保果、抑梢促花等。
为什么不推荐花蕾期用多效唑?题主在花蕾期打多效唑想必是为了抑制梢枝旺长,好让营养更好的供给花吧?
咳咳咳!春梢招谁惹谁了?这么不受待见?虽然它是会分抢一部分营养,但老熟后也会承担起养果的责任。当然,我们还是分情况来讨论一下。
中庸树:不多作讨论,有梢有花,营养和 *** 生长比较平衡,犯不着打。
多花树:来梢本来就少,是绝对不能打的。这时候把春梢给压住了,夏梢来得肯定猛!到时候生理落果严重,你会比掉花还心疼。
少花树:这个是值得讨论的部分,首先春梢多但是花少的判断依据是基于出芽2~3cm(约4张叶)而不来花,或者花很少。
不来花是成花诱导阶段出了问题,没有就是没有,就算你打多效唑也不会再来。
对于少花的情况,叶片既然都出了,再打多效唑也没有任何意义,毕竟多效唑对出芽后的抑制效果一般(可以类比用药物控夏梢,出梢后一般会抹掉再打,或者用杀梢素)。
当然,还有一点要说明,柑橘的花期至幼果期,树体赤霉素水平是比较高的,以帮助营养调运至花果。花蕾期的春梢尚未转绿,提前打多效唑会抑制赤霉素活性,严重时树体褪色发黄,加重落花落果。
综上,无论是何种情况均不建议在柑橘花蕾期打多效唑,如果是少花树,建议抹掉部分营养春梢,对旺长的春梢进行打顶,并注重营养补充,堵导结合,开源节流,才能争取少花而多坐果。
【牧虫者说】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必究!微信号
Wang1379553072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