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Wang13795530723
柑橘幼果时期图片大全,柑橘太阳果裂果7月高发?
柑橘等水果开裂之后就几乎失去了商品价值,果农对防裂果的技术也是比较欠缺。有的果农说:什么病什么虫我都不怕,我最怕裂果,每年裂果造成不少损失!
(优质果)
(柑橘裂果)
一、裂果多少才是不正常的?
1、正常管理的裂果率:
例如砂糖橘,裂果时间:在7月下旬开始,尤其是9月上旬-11月上旬,是果肉膨大快且果皮由厚变薄的时间,这个时候是裂果高峰期,但是到后期着色以后,裂果基本停止。大多数裂果是纵向裂果,很少横裂。正常的砂糖橘裂果率为2%-5%。
2、不正常的裂果率:
有的果园裂果率25%-40%,严重的达到50%,这是和管理不善有很大的关系,具体原因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二、柑桔的裂果的类型
裂果主要发生在细胞膨大期或果实成熟期。果实开裂分为外裂、内裂、皱皮裂3种类型。
果实外裂:由于细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受干旱胁迫的果实突发性猛长。
果实内裂:由于种子高度败育引起。高度败育的种子不能产生赤霉素(GA),而果皮中GA浓度较高导致其与囊瓣生长速度不一,使果中轴先裂,造成果实内裂。
果实皱皮裂:由于果实发育前期中果皮发育部分受损溃裂,外果皮内陷、开裂。
三、柑橘裂果的主要原因
1、不同砧木的裂果率不同:例如砂糖橘,砧木有酸橘、枳壳、红橘,在相同环境、相同树龄、相同管理的情况下,裂果率从大到小排列为:红橘>酸橘>枳壳。
2、初结果树与盛产树裂果率不同:初结果树生长势旺,产量少,果皮厚,裂果少。
3、丰产树与比结果适中树裂果多,主要是果皮厚度的问题。
4、果皮厚度与裂果的关系:例如砂糖橘,经过精确的计算,果皮厚度超过1.4毫米,裂果较少,正常情况下要求果皮厚度达到1.8-2.0。幼果期使用920浓度太低,或者大量使用磷肥,也会使果皮变薄。
5、营养元素缺乏,尤其是缺钙、硼:钙是果胶钙的一个组成成分,能够提高细胞的韧性,和细胞间的接合性;缺硼会在果实上产生黑点,在果皮处产生开裂。缺硼造成果实横裂和斜裂,缺钙造成纵裂。
(缺硼引起斜横裂)
(缺硼引起斜裂)
6、久旱突降大雨或者一晴一雨,使水分吸收不均衡,果肉膨大速度大于果皮的生长,引致大量裂果。
7、生长调节剂保果浓度使用不当:主要是920、芸苔素、2,4-D的使用浓度不适宜。例如在砂糖橘上使用920,果皮厚度在0.8毫米以下,裂果多;达到1.8,裂果少;超过2.5,砂糖橘起不了砂,同样影响品质。
(上面几张图片
5月是柑橘生长最敏感时期?
天天学农为您解答!
5月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对于病虫害防治也需要格外注意!
红蜘蛛红蜘蛛危害就不多说了,现在正好是爆发期,推荐药物有乙唑螨腈、联苯肼脂、丁氟螨脂、阿维菌素等,需要配合杀卵药噻螨酮、四螨嗪、乙螨唑、螺螨脂使用。
另外,红蜘蛛对杀螨剂抗性越来越强,需要合理用药,注意轮换用药,红蜘蛛有抗性了的要5-7天连结续回马枪。同时注意日常巡视果园,防止爆发!
锈壁虱锈壁虱虫5月份开始爆发,不过具体还要根据当地的温度情况。比如南宁发生要早一点,桂北大概在5月上旬也要开始防治了,大家千万不能等它黑皮了发黄了再用药!
锈蜘蛛需要从5月上旬开始有计划的预防,药剂可选
1.8%阿维菌素1500倍+5%虱螨脲1500倍
1.8%阿维菌素1500倍+15%唑虫酰胺1500倍
80%优质代森锰锌600~800倍
矿物油200倍+22%阿维·螺螨脂2000倍
阿维· *** 锡1000倍(无嫩梢7月-10月)
杀锈壁虱时更好加入杀卵剂,因为如果单打阿维菌素,它的杀卵持效期不久,很容易复发。但是加了杀卵剂以后就可以顶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减少很多人工了。
潜叶蛾潜叶蛾是嫩梢杀手,从5月危害到11月,6-10月是潜叶蛾的盛发期,夏梢是主要危害目标,推荐药物:
氯氟菊酯·噻虫嗪/氯氟菊酯·噻虫胺2000倍 20%
甲氰菊酯2000倍+5%吡虫啉或25%噻虫嗪2000倍
2.5%联苯菊脂1500倍+10%吡丙.吡虫啉1000倍
也可用灭蝇胺等药防治
蓟马蓟马发生时间4-10月,一年发生7-8代,卵在秋梢新生组织越冬,次年3-4月越冬卵孵化危害嫩梢幼果,谢花后果径4厘米内非常容易被危害,4-6月、7-9月是爆发期,前期危害嫩梢、幼果,后期危害晚夏梢和秋梢,且危害会不断加重。
防治方案:
统一枝梢管理;
轮换用药,强调早用药,统防统治;
药物配方:乙基多杀菌素2000倍+甲维·吡丙醚;30%吡丙醚·虫螨腈 *** 0倍+2.5%溴氰菊脂2000倍;联苯·噻虫胺2000倍;氯氟·噻虫胺2000倍+吡虫·吡丙醚1000倍;15%唑虫酰胺1500倍+5%甲维盐3000倍。
星天牛防治 *** :
发生季节4-7月,这期间需要特别注意巡视;
成虫特效药氯氟·噻虫胺、溴氰·噻虫啉;
用敌敌畏100倍+溴氰噻虫啉600倍用注射器注入幼虫孔道,毒杀幼虫,药棉封洞口。
介壳虫介壳虫新园区可能少点,老果园比较严重,主要发生时间5-9月。种类很多,柑橘上常见褐圆蚧、吹棉蚧、糠片蚧、红蜡蚧、矢尖蚧等。
防治方案:
发生的果园用矿物油150倍+1000倍毒死蜱清园;
生长期的5月、7月和9月需要重点防治幼蚧;
生长季节用药方案:45%毒死蜱1000-1200倍+25%噻嗪酮1000倍;45%毒死蜱1000-1200倍+螺虫乙脂4000倍;45%毒死蜱1000-1200倍+10%吡丙醚1500-2000倍。
果实蝇柑橘果蝇(大,小实蝇)在泥土中化蛹,4-5月破硧而出,6-8月开始交尾产卵危害,8-10月危害高峰!
防治方案:
农业防治:清理病果集中烧毁;
生物物理防治:利用性引诱剂,引诱器,引诱粘板诱杀!
化学防治:发生初期用20%甲氰菊脂1500~2000倍;20%氯氟氰菊脂·噻虫胺微胶囊-悬浮剂2000~3000倍扑杀成虫(此虫迁飞性强,注意统防!)
常见病害除了常见的虫害,5月病害也容易高发,防治的时候也需要特别注意:
溃疡病:主要在3月下旬到12月发生,每次新梢长叶后,用噻森铜 400倍、噻唑锌 500倍、中生菌素 800倍、春雷霉素 600倍、氢氧化铜1000倍、氯溴异氰尿酸 1000倍、乙蒜素 600倍等连续2-3次进行防治;
炭疽病:可以用咪鲜胺、戊唑醇、吡唑嘧菌酯、代森锰锌等进行防治。
5月份是一个重要时期,如果前期管理不到位,这个月的工作量将会特别大。希望大家做好心理准备,这个月一定要严防死守,扛过去了,就离胜利又近了一步!
学习,是一件稳赚不亏的事……
获取更多柑橘种植管理知识,敬请关注“天天学农官方”头条号!
比潜叶甲更厉害的柑橘恶性叶甲?
柑橘食叶甲虫是为害柑橘梢、嫩叶、花的一类重要害虫。
柑橘食叶甲虫是为害柑橘梢、嫩叶、花的一类重要害虫。所到之处,如鬼子进村一般,常造成叶片残缺、干枯,花蕾和幼果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及产量。在这其中,又以柑橘恶性叶甲、潜叶甲和灰象甲发生量更大,并称为柑橘食叶“前三甲”。
柑橘恶性叶甲
首先,听这名儿就知道不是什么善茬,其他几个外号也是诸如黑蚤虫、狗蚤子之类的,反派气息比较浓厚,寄主仅限于柑橘类。
成虫,椭圆形,头、胸和鞘翅均为蓝黑色,具金属光泽。
卵,卵长椭圆形,初为白色,接近孵化颜色加深。
幼虫,体淡黄色,头黑色,胸、腹部草黄色。
蛹,蛹椭圆形,初为黄色,后变为橙黄色。
为害症状
初孵幼虫仅食叶肉,留下表皮;稍大的幼虫和成虫则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
嫩叶受幼虫体背的粪便或黏液污染,1天后污染处即变焦黑色,严重的经3~4天使叶片枯萎脱落。除叶片外,成虫还将幼果咬成孔洞,轻者果实造成伤痕,重者引起幼果大量脱落,影响产量和品质。
生活习性
以成虫在树皮裂缝中、卷叶内或地衣苔藓下越冬。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成虫善跳跃,有假死习性,遇惊扰即跳逃或坠地。该虫年发生代数和发生时期随各地气温不同而异,1年发生3-7代,以之一代幼虫危害春梢最为严重,以后个代发生极少,为害远不及之一代,一般不用防治。通常山地或近山地较平坦的橘园发生严重,管理粗放、树干裂缝、孔洞或地衣苔藓多的均有利于害虫越冬和化蛹。
柑橘潜叶甲
乍一看,您可能想说,这不是潜叶蛾吗?实际上这货也是搞潜伏工作的,它复姓潜叶,单名一个甲字。
成虫,椭圆形橘红色,头、前,胸、触角及足均为黑色。
卵,初产时淡黄色,表面有网纹,近孵化时为褐黑色。
幼虫,主体深黄色,头和前胸背板褐色。
蛹,长3-3.5毫米,淡黄色至深黄色。
与潜叶蛾的区别
柑橘潜叶蛾幼虫
潜叶蛾主要为害夏梢和秋梢,潜叶甲主要为害春梢。
潜叶蛾幼虫为害形成的螺旋虫道较窄,虫道内略有白色光泽;潜叶甲为害形成的虫道宽一些, *** 物为较粗的黑线。
潜叶蛾幼虫为害严重时,叶片扭曲、硬脆,但不会很快脱落;潜叶甲危害时,叶面易脱落。
为害症状
幼虫从嫩叶背面蛀入叶内取食叶肉,形成不规则的螺旋形较宽的弯曲虫道,受害叶片枯焦脱落,进而引起幼果脱落。
成虫取食成熟叶片和老叶,或吃去叶肉仅留表皮或网状叶脉,使叶片出现众多白色透明大斑。
生活习性
该虫1年发生1-2代,以成虫在柑橘园表土下、树皮裂缝和地衣苔藓下越夏和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柑橘树春梢萌发时越冬成虫开始取食嫩叶,成虫有群居习性,善跳跃,有假死性,且有多次交尾习性。柑橘园管理差,树皮裂缝和地衣苔藓多的橘园及附近灌木杂草多的橘园,均有利于害虫越夏和越冬。
柑橘灰象甲
把柑橘叶片吃得跟一张张邮票似的,也是没谁了,看到那一块模糊的白色没,那就是行动迅捷的柑橘灰象甲。
成虫,体密被淡褐色和灰白色麟片,头管粗短。
卵,长筒形而略扁,乳白色,后变为紫灰色。
幼虫,头部黄褐色,末龄幼虫体乳白色或淡黄色。
蛹,淡黄色头管弯向胸前,上额似大钳状。
为害症状
以成虫危害柑橘的叶片及幼果。老叶受害常造成缺刻;嫩叶受害严重时叶片被食光。嫩梢被啃食成凹沟,严重时萎蔫枯死。
幼果受害呈不整齐的凹陷或留下疤痕,重者造成落果。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部分以成虫和少数幼虫越冬。越冬成虫于次年3月底至4月中旬出土,在当年抽生的春梢叶片上咬食、交尾、产卵,当叶片老熟后,转害幼果。5月初开始产卵,6月卵孵化后,幼虫入土,取食植物根部和腐殖质。成虫有假死性,而且寿命很长,亦具敏感性,当人靠近时,即转至叶片另一面,以避视线,一旦惊动,即掉落地上。
综合防治策略
抓住害虫防治关键期:进行药剂防治建议在成虫产卵盛期和之一龄幼虫发生期,开始防治,降低为害,注意地上与地下想结合。有效药剂有毒死蜱、辛硫磷、甲氰菊酯、溴氰菊酯等。
加快春梢老熟,缩短危害期:春梢期喷施含海藻提取物的海精灵叶面肥,可加快春梢老熟,减轻病虫害为害风险,同时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帮助保果。
降低虫口基数及时清除地面落叶,夏季中耕翻土,杀灭土中幼虫和蛹,冬季清园、翻土杀灭越冬成虫。
四月沃柑幼果期喷什么药?
四月份柑橘管理要点(附病虫害防治)
柑橘病虫害防治药物主要有: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苯醚甲环唑、苯甲·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阿维菌素、螺螨酯、乙螨唑、噻螨酮、哒螨灵、乙唑螨腈等药剂等,根据柑橘具体生长情况及病害特点,混用或伦用药剂进行防治。
原来大金橘不断脱落现又结有小的?
这个问题在我的理解中应该就是柑橘树开花很多,最后发现幼果全掉了。那么我在此就从天气、柑橘花、保果、夏梢、肥料、病虫害这些方面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解开您心中的迷惑。
今年的天气有点异常,在柑橘花期、幼果期都遇到雨水充足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柑橘在开花季节遇到过多的雨水,势必会造成一部分柑橘花发育不全,到了柑橘之一次生理落果期,那些弱小果和发育不充分的幼果就会脱落下来。
在柑橘幼果期遇到过多的雨水天气,果树的养分在光照不足情况下会优先提供给叶片,相对的,幼果得不到充足养分也会出现落果严重现象,这种情况我们没有能力解决,只能看天吃饭。
好些柑橘品种的之一次生理落果期所脱落的幼果是以弱小果或发充不全的幼果为主,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若不能及时做好保果药、环割、控梢的相关事宜,那么幼果脱落的数量会直接影响到当年的产量,严重时还会出现脱落八、九成幼果的情况。
今年的雨水较多也容易滋生各种病菌,溃疡病、灰霉病、炭疽病等,在雨水天气中又不能及时防治,这样的情况也会影响到幼果的生长发育与挂果数量。同理,柑橘的虫害原因也会影响柑橘结果数量。
最后,在柑橘生理落果期出现缺少肥料或肥料过多的情况,养分供应不足也会造成保果难现象,肥料过多则出现控梢难的情况,所以在这二种情况下,幼果又能保住多少?
总之,柑橘花多结果少或挂不起果的原因很多,所以还需您根据自己的果树情况,采取相对应的保果措施,如此才能减少或避免落果严重的现象。
微信号
Wang1379553072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