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Wang13795530723
本文目录一览:
- 1、发现柑橘有黑点病,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 2、柑桔有那些病虫害
- 3、金桔枝条变黑处理 ***
- 4、柑橘这是什么病虫害,怎么用药?
- 5、求柑橘病虫害防治图谱。完整的,要钱的就算了,谁知道是不是个坑。急,在线等。
发现柑橘有黑点病,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柑橘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实,引起大小不等的病斑,导致落果和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带菌进一步腐烂。叶和枝温和,但侵染果实的病原菌来自落叶和枯梢。病原体感染幼果,并在果实接近成熟时出现症状。由于黑斑病病原体在欧盟和美国被列为禁用害虫,已成为我国鲜柑橘出口的主要障碍。
结合冬季修剪剪去患病枝叶,清理地面枯枝落叶,集中焚烧,喷洒0.8 ~ 1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减少病菌传染源。由于果实感染主要发生在幼果期,所以喷洒药物防治果实表面和叶面的病斑为时已晚。必须在落花后15天内之一次喷洒,然后每15 ~ 20天再喷洒2 ~ 3次。有效药剂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 1000倍;10%甲醚苯并恶唑水分散粒剂1200-1500倍溶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
黑斑病的病原体传染源是枯枝。1 ~ 3个月后,病虫害、机械伤害或人工修剪造成的枯枝会产生病原体孢子,遇雨可从这些器官释放出来。粗壮的枯枝可以连续2年产生孢子,释放的孢子通过风或雨溅传播,持续侵染果实和新芽。因此,在冬季和生长季节切断患病枯枝,可以减少传染源,降低发病率。值得注意的是,要把病死的树枝从地里砍下来集中烧掉。坐果后,5月中下旬之一次喷药,然后根据天气情况每2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三次,尤其是雨季。秋季气温下降时,8月下旬、9月中旬喷两次。有效药剂为: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
柑桔有那些病虫害
柑橘的害虫种类繁多,在我国普遍发生为害的有40多种,主要有螨类、介壳虫类、粉虱类、柑橘木虱、潜叶蛾、蚜虫类、蚱蝉、天牛类、叶甲类、金龟子类、象虫类、卷叶蛾类、凤蝶类、尺蠖蛾类、花蕾蛆、椿象类、蓟马、吸果夜蛾类等。
金桔枝条变黑处理 ***
金桔的枝条变黑有可能是产生了黑腐病,我们需要及时用专用的药物来 *** 。光照不足也会让它的枝条变黑,需要及时将植株移到采光好的地方养护。还有可能是浇水不当导致的,养护金桔的时候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即可。
金桔枝条变黑怎么处理
1、喷药 ***
金桔枝条变黑很有可能是产生了病虫害,如果养护不当的话金桔有可能会产生黑腐病,出现这种现象需要及时喷药 *** ,首先不要把产生病害的枝条剪除掉,然后用专用的药物进行喷洒 *** ,之后细心养护一段时间它就能恢复正常。
2、充足光照
金桔的枝条变黑还有可能是因为光照不足导致的,金桔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不然它就无法充分的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这时需要立即把植株移到采光好的地方养护,但是夏季光照太强的时候,则需要为其采取遮荫措施。
3、保持湿度
金桔的枝条变黑还有可能是浇水不当造成的,金桔喜欢在微微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如果土壤长期积水它的枝条就会变黑,这时需要及时把植株移到通风处养护,加速水分蒸发。夏季可以在植株周围洒水。增加空气湿度。
柑橘这是什么病虫害,怎么用药?
您好,从一图片上看是潜叶蛾危害用阿维菌素加灭幼脲,甲维盐加啶虫脒,或苏云金杆菌乳油防治,其余是柑桔溃疡病是细菌性病害。病叶表现为隆起,开裂,变黄,病点干枯。用药以铜制剂为主用百分之零点五倍量波尔多液,氢氧化铜,铜高尚,甲霜铜防治。也可用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 ,喹啉铜,噻森铜防治。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求柑橘病虫害防治图谱。完整的,要钱的就算了,谁知道是不是个坑。急,在线等。
柑桔病虫害防治
柑桔病虫害据资料介绍多达450余种,危害严重的有50多种,它对于幼年树早结丰产,成年树的丰产稳产和果实品质影响很大,甚至可造成植株死亡,成为发展柑桔生产的制约因素。为了有效控制柑桔病虫危害,抓好防治病虫害,要掌握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与消长规律,抓住防治关键时间,达到防治指标及时进行喷药;并要交替轮换使用农药,以提高防治效,减少喷药次数,利用生物防治,农业综合防治,禁用高残毒,残留期长的农药,注意保护天敌,降低防治成本,做到防治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充分发挥综合防治的作用,生产出无污染、清洁型、市场需求的果品。
郧县柑桔生产上几种危害较严重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 ,简要介绍如下:
一、柑桔溃疡病。
1、为害状:此病为害柑桔的叶、果及新梢,受害叶片正、背两面均匀隆起,形成近圆形病斑,病斑表面木栓化,粗糙,灰褐色,后病部中心凹陷,成火山口状开裂,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果实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病斑大体相似,但周围无黄色晕圈,只危害果皮不危害果肉,严重时引起落果。枝梢病斑与果实病斑相似,严重时引起叶片脱落,枝梢枯死。
2、溃疡病是检疫性病害。防治主要是在无病区或柑桔发展新区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准从疫区调运苗木、接穗或果实,一经发现要就地彻底销毁。
二、柑桔疮痂病。
1、为害状。叶片病斑较小,多在正面凹陷,背面呈圆锥形,木栓化突起,表面粗糙成灰褐色痂状斑,病斑多时叶片扭曲、畸形。新梢受害与叶片基本相同,但圆锥形突起不如叶片明显,枝梢变短小,扭曲。幼果受害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栓化的瘤状突起,果早落。受害迟的果实表面粗糙,果小、皮厚、味酸、畸形。
2、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真菌,病菌在被害部越冬,春天气温在15℃以上即通过风雨传播为害。刚抽出的嫩叶、嫩梢及刚谢花后的幼果极易感病。发病的适宜温度在20—24℃左右。此时如果阴雨连锦、雾重、露多,有利于发病。春梢发病较重,其次为秋梢。
3、防治 *** 。①冬季剪去病枝叶,清除并烧毁。②在春芽不超过一粒米长及落花2/3时各喷一次77%可杀得5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
三、柑桔炭疽病。
1、为害状。病原为真菌。可为害叶、枝、花、果等部位。叶受害可产生叶斑型和叶枯型两种病斑。叶斑型病斑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表面生黑色小点。叶枯型常从叶尖外逐渐向下呈“V”字形扩展,形成黄褐色的大斑块,边缘不明显,病叶易脱落,潮湿条件下病部生粉红色小点。枝梢上有两种为害状:一种多在受冻枝梢上发生,由梢顶向下枯死,枯死部灰白色,生有黑色小点;另一种为害枝梢中部的皮层,形成长梭形稍下陷的褐色病斑,如果环绕枝梢一圈,上部枯死。花发病后呈褐色,腐烂,易落花。果受害出现黄褐色凹陷的病斑,圆形或近圆形,果肉一般不受害。另一种多发生在贮藏期,果上病斑深褐色,并逐渐扩大引起全果腐烂。有时表面长出黑绿色的菌丝体和黑色小点。
2、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真菌。病菌在树上被害部越冬,春天通过风雨、昆虫传到树上,易侵入。当树势强壮,则不发生病变;当树体生长衰弱时,才出现病变。因此在果树遭受冻害及水、旱害、缺肥或害虫为害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时,易诱发此病。
3、防治 *** 。应在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的前提下,喷药保护,于各次梢抽梢期、幼果期定期喷药。一般在5—6月份幼果期和9月发病盛期,每隔15天喷药1次,连续2—3次。药剂可选用50%退菌特500—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
四、柑桔脚腐病(又名裙腐病)。
1、为害状。为害柑桔主干基部靠近地面处(根基部)。病部皮层不规则形腐烂,灰褐色,水渍状,有酒糟味,如果条件适宜,病斑扩展迅速,环绕树干一圈,引起全株枯死,叶片变黄掉落。
2、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真菌。高温多雨,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树干基部皮层受伤,定植过深等,都有利于发病。
3、防治 *** :
①防止果园积水,及时防治天牛、吉丁虫等害虫,减少根茎部受伤,嫁接口应露出地面。②病树 *** 可扒开病树基部的土壤,刮除腐烂部分,涂1:1:10的波尔多液,退菌特500倍液,每7—10天涂一次,连续2—3次。③可靠接。
五、桔蚜。
柑蚜除为害柑桔外,还为害桃、梨、柿等果树。成蚜和若蚜群集在嫩叶、嫩茎及幼果面上刺吸汁液,嫩叶受害后皱缩,严重为害时引起落果并影响第二年结果。
1、识别特证,无翅雌蚜体长0.13厘米,全身棕褐色或漆黑色,若蚜体长约0.05厘米,棕褐色。
2、
微信号
Wang13795530723
标签: #柑橘枝条变黑干枯是什么病虫害图片大全
评论列表